最高法:严格区分罪与非罪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新闻要闻 2025-09-15 02:54:55 67323

  光明网讯 (记者 孙满桃)7月31日,最高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12件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法严分罪非罪集中展示法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的格区两厢情愿网生动实践。

  记者关注到,依法业在“某工程公司、保护黄某非法占用农用地再审维持无罪案”中,民营法院明确,企业权益没有确实、和企合法充分的最高两厢情愿网证据证实行为人具有非法占用林地的主观故意的,不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法严分罪非罪

  案情显示,格区原审被告人黄某系原审被告单位某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依法业2020年6月至11月,保护某工程公司承建某高速公路便道工程期间,民营在开挖至某山坡时,企业权益有部分废弃的土石滑落至坡下林地内,造成林地植被受损。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发现后,现场口头要求停止施工,并要求对受损林地进行修复。黄某主动投案,并组织人员对受损林地恢复种植。

  经勘查鉴定,某工程公司施工的便道在受损林地正上方,林地被垮塌的土石掩埋,受损林地坡度约60度,受损面积117亩。受损林地未办理林地使用审批手续。后经相关部门到林地复垦现场检查,验收结果合格。当地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证实新植苗木生长良好。

  一审法院认定某工程公司及黄某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决某工程公司、黄某无罪。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二审法院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原审裁判生效后,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法院决定再审。

  法院再审认为,某工程公司在实施高速公路便道工程过程中,因地势陡峭、施工难度大等客观因素,在某些路段出现部分土石滑落,造成林地被损坏的后果。某工程公司事后积极采取植被恢复措施,目前被损林地的植被生长情况良好,已经通过验收,林地用途并未被改变。此案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某工程公司及黄某存在倾倒土石废方损坏林地的主观故意,因此。某工程公司及黄某不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法院于2024年4月9日作出再审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审无罪裁判。

  最高法认为,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企业和企业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树立环保意识,但不能因发生损害后果就进行客观归罪。该案中,林地被损主要是由于地形等客观原因造成,在案没有充分证据证实某工程公司及黄某具有非法占用林地的主观故意,故其行为不符合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构成要件。

  最高法表示,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严格把握罪与非罪的界限,综合审查全案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无罪裁判,充分体现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立场。

[ 责编:刁慈 ]
本文地址:http://anhui.gdjxjd.com/html/92d739983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世界最高压力压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验证成功

藏粮于地、培育良种、聚链成群——河南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中医夜市圈粉中国年轻人

3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

美国移民执法人员在波士顿展开突袭行动

友情链接